常用暖通名词解释
1.中央空调
中央空调是由一台主机通过风道过风或冷热水管接多个末端的方式来控制不同的房间以达到室内空气调节目的的空调,也就是说所有房间的冷暖气都由它来供应,各个房间中只有送风机,而原本制冷的外机全都整进一个箱子。
2.中央空调系统
有主机和末段系统,按负担室内热湿负荷所用的介质可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冷剂系统。按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可分为集中式和半集中式。按被处理空气的来源可分为封闭式、直流式、混合式(一次回风 二次回风)。主要组成设备有空调主机(冷热源)风柜、机盘管等等。
3.热泵制热量
空调器进行热泵制热运行时(热泵辅助电加热器应同时运行)单位时间内送入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内的热量。
4.性能系数
制冷(热)循环中产生的制冷(热)量与制冷(热)所耗电功率之比为性能系数。制冷时称为能效比,用EER表示:制热时称为性能系数,用COP表示。
5.垂直失调
热水双管系统中,由于各层散热器与锅炉的高度差不同,虽然进入和流出各层散热器的供、回水温度相同(不考虑管路沿途冷却的影响),但竖向上与锅炉距离较大的作用压力大,距离小的作用压力小;即使选用不同管径仍不能达到各层阻力平衡,将出现上下层流量分配不均,冷热不匀的现象,通常称之为垂直失调,而且建筑楼层数越多,上下层的作用压力差值越大,垂直失调现象就会越严重。
6.采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采暖系统设计热负荷是在某一室外温度下,为了达到室内温度要求,保持房间的热量平衡,在单位时间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采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Q′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 Q1′,即通过建筑物门、窗、地板、屋顶等维护结构由室内向室外散失的热量;另一部分是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到室内的冷空气的冷风渗透耗热量Q′和加热由于门、窗开启而进入到室内的冷空气的冷风侵入耗热量Q ′。
7.室内空气计算温度
室内空气计算温度一般指距离地面 2.0m 以内人们活动地区的环境平均温度,应满足人的生活和生产的工艺要求。
8.低限热阻(最小传热阻)
特指设计计算中容许采用的围护结构传热阻的下限值。规定最小传热阻的目的,是为了限制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量过大,防止内表冷凝,以及限制内表面与人体之间的辐射换热量过大而使人体受凉。
9.经济传热阻(经济热阻)
围护结构与单位面积的建造费用(初次投资的折旧费)与使用费用(由围护结构单位面积分摊的采暖运行费和设备折旧费)之和达到最小值时的传热阻。
10.热量平衡:
热量平衡是指室内的总得热量和总失热量相等,以保持房间内温度稳定不变。
11.锅炉效率:
是指锅炉产生蒸汽或热水的热量与燃料在锅炉内完全燃烧时放出的全部热量的比值,通常用符号η 表示,单位为%;η 的大小直接说明锅炉运行的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