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载人航天精神 扬聚能奋斗之姿——天津首个载人航天精神研学基地在城建学院揭牌并举行研学活动
1月15日,天津首个载人航天精神研学基地揭牌仪式暨首次研学活动在能源集团所属城建学院举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原主任崔吉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原副主任王福通,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口令人张积华,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勇,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仇小娟,市文明办主任刘志刚,市委党校副校长丛屹,北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贾春宁,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嘉惠,能源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裴连军,能源集团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航天员大队第一任大队长申行运,中国首批航天员赵传东,出席活动。
张勇、王福通为载人航天精神研学基地揭牌
刘志刚、贾春宁为“两弹一星”精神研学馆揭牌
崔吉俊讲话
崔吉俊向活动举办方领导和学院师生表示衷心感谢,作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一名老兵,他带领与会人员共同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重温了航天人共同走过的那段峥嵘岁月,并祝愿载人航天精神研学基地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载人航天精神开创新的业绩、创造新的辉煌。
王嘉惠在致辞中,首先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载人航天精神研学基地建设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老领导、市级机关各部门领导、北辰区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能源集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建好载人航天精神研学基地,将研学基地作为党性修养锤炼、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作为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工匠技能人才的“新高地”,教育引导集团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和青年学生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凝聚昂扬奋进力量,激发干事创业动能,为绘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画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仇小娟讲话
仇小娟表示,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思想资源。能源集团党委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深度参与职教事业、实干实绩彰显国企担当,希望城建学院党委在具体实践中,用好载人航天精神红色资源,为天津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丛屹讲话
丛屹代表市委党校祝贺研学基地的落成。他表示,新征程上,面对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任务,载人航天精神更凸显其时代价值和育人育才价值。航空航天是“1+3+4”布局的战略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传承和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形成强大精神动力。
申行运讲话
申行运通过一段段鲜活的故事动情讲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瞩目成就。他表示,中国在向航天大国迈进的过程中,依靠的是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和人才队伍的科学建设。他用“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东风精神鼓励当代青年学生,传承发扬载人航天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现场参观
现场参观
张莹进行课程展示
“我愿以身许国,何妨埋名一生……”城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莹的《英雄“无名”岁月有情》课程展示令现场听众动容,“那些长眠于东风革命烈士陵园的航天先烈们,不是无名之辈,他们会被祖国、人民和历史永远铭记。他们不仅是国家栋梁、民族骄傲,更是我们青年人的人生榜样!”
赵传东进行现场授课
揭牌仪式结束后,一场别开生面的载人航天精神主旨报告会拉开帷幕。“我自愿从事载人航天事业,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甘愿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生!”伴随着铿锵有力的航天员入队誓词,赵传东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生动诠释了中国航天人坚定不移的信念。从韶光年华到鬓发染霜,他们数十年如一日,服从指挥,严格训练,虽未圆梦太空,但同样值得鲜花和掌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感染了现场每一位听众。
张积华(中)与能源集团中青年干部职工、城建学院师生代表面对面交流
1月16日上午,研学基地内,30余名能源集团中青年干部职工、城建学院师生代表和“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口令人张积华老人进行了一场面对面交流,84岁高龄的张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感人的思政课。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载人航天精神可以应用到各行各业的,未来要在工作中传承并践行好载人航天精神,为天津和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航天基金会、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市教育两委、市国资两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退役军人局、市中华职教社、北辰区有关人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转业到京津冀、山西战友代表,市高校专家学者代表,京津冀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骨干教师代表,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兄弟省市建设类院校有关人员,中国人才杂志社、天津航天长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天津市南开区灵犀汇企业家俱乐部等单位有关人员,能源集团副总师、总部中层正职、所属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和城建学院师生代表,共290人参加活动。
新闻延伸
研学基地建筑面积为650平方米,展陈面积达1580平方米,由室外展区、室内展区和互动体验区三部分构成。其中,室外展区陈列了不同型号长征系列火箭、长征2F运载火箭燃料贮箱等珍贵实物;室内展区由“飞天之路、飞天之基、飞天之魂、飞天之光”四部分组成,拥有载人航天高燃时刻数字动画展示区,并陈列有额济纳旗胡杨木、神舟飞船返回舱、长征2F运载火箭发动机残骸、降落伞、空间站舱内舱外航天服等实物及模型;互动体验区通过VR、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模拟天宫空间站舱内漫游、太空行走、手控交会对接等场景,给参观者带来沉浸式互动体验。
研学基地以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历程为主线,通过百余幅翔实的历史图片、载人航天高燃时刻数字动画、珍贵的太空返回火箭残骸实物、丰富的实物模型和虚拟空间体验,生动展现和回顾了中国人的飞天之路,致敬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弘扬载人航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