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公里燃气高压“动脉”,他时时守护——记2025年天津市劳动模范、津燃华润高压管网分公司应急中心抢运队队长董磊
他是津城2000公里燃气高压“大动脉”的安全守护者,始终奋战在应急维抢工作最前线。他叫董磊,天津能源集团津燃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天津市高压管网分公司应急管理中心抢运队队长,一位从军营转业到燃气战线的年轻党员。多年来,他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坚守技能报国初心”的殷切嘱托,怀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使命感,带领团队一次次圆满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全力确保全市燃气高压管网健康,用有力行动诠释着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
攻坚克难除"病症"
从初出茅庐的燃气学徒到独当一面的高压管网应急抢运队队长,他勤学不辍、刻苦钻研,将满腔热情奉献给燃气事业。为解决高压燃气管线设施“带病运行”的安全隐患问题,他走遍每一条高压管线、每一座场站,细心巡查排查,着力专项整治,针对管线“病症”攻坚克难,解决维抢技术痛点、难点、堵点,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他巧妙融合燃气管道不停输带气阻断这一传统维抢技艺和地理信息系统、SCADA系统等信息化平台,攻关核心技术,研发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换闸器、磁力引流器等新型设备。传统技艺、信息系统、自研设备的结合应用,实现了保供应不停气、保安全不等待、保效益不损耗、保效率不拖延的“四保”目标,大幅提升了高压燃气管网本质安全水平。
冲锋在前挑重担
他秉持以“保障群众安全用气、推进全市应急保障网络建设”为目标的“大应急”理念,在一次次高压燃气抢险作业中,不畏艰难、冲锋在前,带头啃最硬的骨头、挑最重的担子。津静市域铁路燃气管线切改施工期间,他全程坚守现场,把控施工作业,精益求精保障安全;北干线一号闸泄漏抢修时,他让队员们轮流休息,自己连续奋战3天3夜,争分夺秒排查故障;在天津市“两会”、达沃斯、国庆、元旦、春节等重大会议活动和节日期间重大保供任务中,他迎难而上,带领团队加密巡检频次,24小时备战,为燃气安全稳定供应保驾护航。
探索实践出经验
在一次又一次实践中,他不断思考和探索,将自身10余年的燃气维抢知识、经验、技术总结为可复制、可参考的符合燃气高压管网特点的应急抢险“一二三四”工作法,即“一”判定:判定现场风险,做好安全管控;“二”发令:研判情况、明确抢修方案立即发令,统筹协调、疏散周边确保安全立即发令;“三”调控:调控管网运行状态稳步降压,调控机具设置点位有效联动,调控作业措施有效应对;“四”保障:保障气体扩散防范区域安全,保障次生灾害不会发生,保障作业职工自身安全,保障处置环节及时高效。该工作法已在天津市燃气高压管网应急维抢全流程管理和安全保障中广泛推广应用。
锤炼队伍筑根基
为全面强化基层应急维抢队伍的安全保障水平,他着力打造安全班组,夯实安全根基,把每一天、每一次的班前会作为巩固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本领的重要契机。在队伍建设中,他将安全工作经验总结成班前喊话“十个一”,即:“队员状态看一看,车辆‘三检’查一查,抢修工具验一验,备品备件点一点,行车安全熟一熟,近日工作谈一谈,当日任务说一说,安全条例学一学,风险识别强一强,生产随练答一答”,真正用行动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要求落实到工作点滴中,用标准化、专业化的应急工作流程,塑造了一支抢修抢险应急高效、作业现场管控有力、风险预判能力突出的燃气应急队伍,被市应急局授予天津市唯一的“天津应急救援能源队”荣誉称号。
无论夏日酷暑,还是风霜雪雨,作为天津市燃气高压管网应急保障的中坚力量,董磊始终闻令即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勇挑重担,排除险情。从一口闸井、一个设备、一米管线,到所有应急机具设备维护管理、应急管理体系打造、“大应急”网络建设,他都尽心竭力、知难克难。“这是我的事业,更是我的责任!”他表示,今后将以驰而不息的意志、拼搏向上的干劲,为群众用气安全与幸福生活不懈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