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仪英才,温暖保障——记2025年天津市劳动模范、热电公司生产技术部电仪专责徐海潮

发布日期:2025-05-02 21:55 浏览次数: 字号:[ ]

徐海潮,天津能源集团热电公司生产技术部电仪专责,维修电工技师。入职14年来,他始终深耕供热保障技术一线,勤学苦练、创新不辍,在保障公司580公里供热管网、801座换热站电仪设备安全运行的最前沿挥洒汗水、默默奉献,用心用情守护着区域内20万用户的安全稳定用热。多年间,他荣获中国城镇供热行业热力先锋、天津市技术能手、天津市供热行业先进工作者、2024年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一等奖、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被同事们誉为集知识、技能、创新于一体的“技术达人”“电仪英才”。

认真负责

爱岗敬业练本领

“认真负责”是同事们对徐海潮的一致评价。进入公司初期,正值公司热力站全面自动化升级改造,他主动请缨,加班加点边学边干,327座换热站的远程控制装置安装都出自他手,给无人值守换热站供温曲线调节装上了“智慧大脑”,实现源、网、站、户全流程自动化。面对电气设备维修难点,他查图纸、跑现场、反复试,攻克一个个难关,挑起了大梁,累计完成检修改造875项。2023年供热期间,他查出疾病需尽快手术,却一推再推,直到完成保障任务。术后,又不顾医嘱,提前返岗,全身心投入检修改造。

多个项目的钻研与积累为他打牢了专业基础,练就了迅速诊断、排查问题的过硬本领。一个冬日的凌晨,公司一换热站设备突发故障,他凭借对辖区换热机组电气仪表设备接线调试方法和运行状况的精准把握,一眼就锁定故障元凶——继电器触点氧化导致接触不良。迅速更换零件后,伴随嗡鸣的电流声,循环泵恢复启动,有效保障了千家万户的温暖。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随着刻苦钻研和用心积累,他逐渐从一名“技术新兵”成长为大家公认的“电仪专家”。他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制定了公司中继泵站电气设备检修规程、集中供热系统运行技术规程等内部规范,至今仍在供热一线实际工作中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

聚焦问题

技术攻关除病症

“有问题不放过”是徐海潮给同事们的又一深刻印象。他把供热系统中的每个问题都作为技术攻关的靶点,先后主持完成16项技术革新,让2座大型中继泵站和801座换热站焕发新活力。泵站高温导致的高压变频器电容故障是影响泵站平稳运行的难题。为此,他反复研究,在更新空调系统的基础上优化出风口位置和风量控制,经测试比对,最终成功给泵站降温11℃,极大降低了高压变频器故障率,确保了泵站所辖1049万平方米区域的稳定供热。

为解决施工现场氧气瓶与乙炔瓶间距不足的安全问题,他充分调研可行技术路线,带领团队自行研发制作安全距离报警装置。制作完成后,成本仅为市场报价的10%,经实验后广泛应用于切割作业现场,小投入解决了大问题,受到多方好评。这些问题的攻克,背后是他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那股子韧劲和无数个日夜的探索思考。正如他常说的,“技术攻关就像治病,精准找到症结自然药到病除。”

瞄准前沿

精益求精争一流

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中,徐海潮紧跟技术前沿,勇于创新,大胆尝试,近年来获得专利授权7项、天津市创新成果奖10项。他主导研发的设备故障预警及能耗实时在线分析系统为公司热网装上了“智慧眼”,实现24小时对公司801座换热站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控,让各换热站运行工况、故障情况及能耗数据尽在掌握,达到全国领先水平,为公司斩获3项软件著作权。

在雪莲路仓库光伏发电“近零碳”示范项目现场,徐海潮仰着头,锁着眉,紧紧盯住首次并网的光伏板,沾满油污的工作服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着斑斑亮色。“电流参数正常!”随着对讲机传出的一阵欢呼,他绷紧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这是作为“光伏小白”的他,带领团队实现公司光伏电站建设从无到有的一次重要突破。为了这次突破,他在毫无技术经验的前提下,以不服输的“狠劲儿”,硬是啃下了繁杂的技术手册,掌握了技术要领,并组织进行了数次研讨,精心制定实施方案,圆满完成任务。随后,他又投身参与3座光伏电站建设,累计发电量30万度,为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塑造国企发展新优势作出突出贡献。

近两年,这位被同事称为“永动机”的技术专家,连续加班加点,精心制定了11座调峰计量站电气系统及自控仪表技术方案,在翠阜调峰站建设中首次提出双阀自动控制方案,一举攻克了大口径管网小流量运行的调节控制难题,彰显了能源工匠的智慧与担当。

“我就是个修电气的。”得知获得2025年天津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时,徐海潮搓着手,显得激动又有些局促,“我只不过是做好分内的事。”翻开他的工作记录,上千次设备巡查、数百项技术改进,无一不是他用脚步丈量管网、用匠心守护温暖的有力见证。 

“我会始终坚持科技引领,立足岗位,不断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作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供热保障提供更加坚实的技术支撑,无愧劳模荣誉!”徐海潮坚定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