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暖男”书记的技术与情怀——记第三届天津能源最美聚能之星,城安热电西青供热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王皓

发布日期:2025-05-06 23:44 浏览次数: 字号:[ ]

2024年,集团上下踔厉奋发、善作善成,深入实施推动天津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扎实推进“三新”“三量”工作,积极迎战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开创了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交出了精彩的“能源答卷”,涌现出一大批忘我奉献、可歌可颂的先进典型!天津能源集团授予10名同志“第三届天津能源最美聚能之星”荣誉称号,授予10个集体“第三届天津能源最美聚能团队”荣誉称号。

为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凝聚奋斗力量,天津能源集团官微“‘最美’的身姿”专栏对第三届天津能源最美聚能之星、聚能团队榜样事迹进行集中宣传。

颁奖词

深挖细研,节能降耗,

最优工况如日长照。

连年发力,管网改造,

三十万平米隐患消。

持续攻关,连通堵点,

管网末节暖意盎然。

心怀民生,访民问需,

实事好事倾情老小。

你精益求精,不懈求索,

只为把赤诚燃烧。

自2007年参加工作以来,天津能源集团城安热电公司西青供热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王皓始终扎根生产运行一线,从火电厂轰鸣的机房到地下纵横的供热管网,从精密的换热站调控到千家万户的温暖守护,他运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成熟的运维经验带领团队实现服务质量与能效水平双提升。18年来,岗位在变、身份在变,但他“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和“把温暖送进千家万户”的为民情怀始终如一。

来自楼顶上的温暖

王皓将创新思维与实际工况紧密结合,秉承“问题导向、系统思维”,带领团队既精研局部问题解决,又着眼整体效能提升,通过培养技术人员“见微知著”的系统思维,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优化”的转变。

2024年非采暖季,经过对过往采暖季工单和运行数据的对比研究,一个情况引起了他的注意。河西区三诚里小区14-18号楼顶层用户在供热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室内温度明显低于同小区其他顶层。为破解这个“同热不同温”的问题,他多次走访,横向对比其他小区顶层实际情况,并查阅资料学习建筑学知识。经过细致研究,他发现14-18号楼顶楼隔热设计存在缺陷,导致顶层用户热量流失严重。为解决这一难题,他利用休息日走遍建材市场,经反复比选,最终确定采用阻燃隔热海绵材料作为改造用材。在2024-2025采暖季来临前,他带领中心团队加班加点完成了14-18号楼顶层保温改造。经采暖季实测,户内温度显著提高。这个“楼顶上的温暖工程”赢得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既要温度又要美度

作为党支部书记,王皓以“服务361”支部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同频共振、互促共进。他带领党员突击队深入社区,依托志愿服务V站建立常态化走访机制,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重点关怀辖区内“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及时为用户排忧解难,切实把党的关怀送到群众心坎上。

在芳竹花园小区入户走访时,他发现一户居民为了装修美观使用装饰物遮盖供热管道。凭借专业经验,他耐心向用户解释这种方式会影响散热效果。经过综合考察和工况测算,他提出外墙隐蔽式布管方案。这个既保证供暖效果又不影响室内美观的“两全之策”让用户赞不绝口。他更加坚定了“技术升级要从用户体验出发”的信念,将该户的改造思路在辖区内推广,成为“既要温度又要美度”的典型案例,造福更多居民。

带动引领比学赶超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王皓常说,“既要传授技能,更要传递责任。”在队伍建设方面,他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将电厂安全思维意识、安全管控经验同供热服务实际相结合,与青年职工分享业务知识和技能技巧,为他们搭建成长平台。

在2024-2025采暖季调试期内,他带领团队进行夏季改造性能实践论证。结合不同系统和不同天气,他归纳出电耗管控的总体思路和差异化方案,组织集中培训宣贯,做到业务公开、信息畅通,实现了管理经验全员覆盖。经培训学习,西青供热服务中心在采暖季初期即实现了日单电耗同比降低28%的优异成绩。在他的带动引领下,部门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氛围,一批批青年业务骨干脱颖而出,为供热事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